close

一個王者的誕生——布蘭登.山德森與《王者之路》

dragon\'s path
本文為《王者之路》中文版推薦序

剛過去的 2011 年,絕對是奇幻文學光輝燦爛的一年,因為在這一年,有兩本奇幻小說空降美國紐約時報精裝小說榜冠軍。尤其可貴的是,兩者皆非向主流靠攏的跨界之作,而是紮實厚重、書寫與閱讀難度都很高的史詩奇幻。派崔克.羅斯弗斯以《風之名》爆紅之後推出續作《智者的恐懼》(Wise Man’s Fear),喬治.馬汀的《與龍共舞》(A Dance of Dragons)則是「冰與火之歌」系列第五集。兩者的共通點除了頁數極多,就是都讓讀者苦等多年。但是新秀與前輩雙雙得到肯定,的確讓類型的死忠讀者欣慰又驚喜,羅斯弗斯證明奇幻江山代有人才出,馬汀則終獲遲來的正義,受到主流與類型的一致肯定。

相較於這兩位慢工出細活,拖稿當水喝的作者,布蘭登.山德森簡直就是新世代的奇幻模範生。從 2005 年出道作《諸神之城:伊嵐翠》以來,他每年至少有一本大部頭新作問世,除了以「迷霧之子」三部曲奠定名聲,同時續寫羅伯特.喬丹的「時光之輪」大系,居然還有「閒暇」寫惡搞童書「邪惡圖書館」系列。2010 年發表的《王者之路》,則創下他「生涯最厚」的書寫紀錄。此書頁數破千,厚到差點沒法裝訂成一本,而且還只是「颶光檔案」第一部,預計要十部寫完!

短短五年時間,山德森從沒沒無名的新人,搖身變成當前歐美奇幻文壇最重要的名字。才三十六歲的他,已經出版九部長篇,四本童書,作品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,屢次登上紐約時報排行榜。從喬丹、馬汀到羅斯弗斯,「拖稿」有如暢銷奇幻大系難以擺脫的魔咒,山德森為何能夠兼顧質量,一本接一本寫下去?

不妨把時間推回去年三月,適逢《智者的恐懼》在美國上市,亞瑪遜網路書店安排了山德森與羅斯弗斯對談,兩人不愧是專門寫「磚頭書」的好手,講起話來也是滔滔不絕(該對話記錄大概有十頁)。兩人談成名前後的感受、巡迴宣傳的趣事,也談創作大長篇時的酸甜苦辣。

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,就是兩人寫作模式的不同。羅斯弗斯說他必須在與世隔絕的狀態下方能安心寫作,而《風之名》的成功最大的好處,就是有錢租了一間寫作專用的辦公室,讓他可以關掉網路,躲進去趕稿。

接著山德森悠悠地說,他「什麼地方都可以寫」。他之所以成為全職作家,就是不想過上班族的辦公室生活。他通常在家裡到處找地方窩,窩舒服了就那個據點待上幾個月,寫到膩了再換位置。比如說,坐在臥室的火爐前,翹起兩腳,戴上耳機,然後就可以拿著筆電寫上幾個小時。他甚至沒辦法在桌上寫稿!

看到這裡,想必你我都要感嘆,這傢伙真是注定要吃這行飯的天才。而這基本上也成為我和奇幻同好間的某種定論:山德森是奇幻的救星,是新世界的神。直到前陣子我在網路上看到一段影片,想法才大為改觀。

這段影片是去年在美國漫畫大會上(New York Comic Con)的一場座談,與談人包括《巫師神探》作者吉姆.巴契、《戰龍無畏》作者娜歐蜜.諾維克、《魔法覺醒》作者黛博拉.哈克妮斯、《魔印人》作者彼得.布雷特等人,當然也有山德森,全是新世紀以來走紅的年輕作家。

大家聊起寫作所要面對的各種挑戰,如投稿被退,又如「寫作障礙」(writer’s block)、還有拖稿、沒靈感或無法專心,想要逃避的時候該如何自處。山德森自述,他唸創作碩士班的時候賣出第一本小說,隔年便開始全職寫作,等於這輩子沒上過一天班。聽起來好像一帆風順,不過當時他可是借住朋友家的地下室,收入幾乎是零,全憑一股對寫作的熱愛。每當他想要偷懶打混,就想像有一個辦公室隔間的幽靈在背後追殺,一旦被追到就要被抓去打卡上班,加上他認為寫作是他唯一的長處,真的是「不寫會(餓)死」,自然更加緊努力。

山德森十四歲時讀了人生第一本奇幻小說(芭芭拉.漢柏莉的《龍魘》),從此立志成為作家。在他首次出書之前,他已經寫了十三本小說,本本都是二十多萬字的大長篇,總字數超過三百萬。所以他哪裡是新手作者,根本是年紀輕輕就「叔叔有練過」!

他建議有志寫作的人把退稿視為必經過程,無須大驚小怪。寫完一部作品,寄出稿件之後,不要把精力浪費在苦等回音,應該繼續寫下一本,如此既能轉移注意力,又能繼續精進文筆。他同時也說,你要真的真的真的很喜歡寫作,勝過打電動和掛網路,才能抵抗種種誘惑。

談及所謂的「寫作障礙」,山德森認為職業作家和新手最大的差別,在於全職作家的「寫作障礙」並非枯坐在電腦前一個字也寫不出來,而是即使狀況不好、毫無靈感,依然坐下來狠狠寫幾個小時。寫完覺得不好,刪掉重寫,還是不好?那就再刪、再寫,直到滿意為止。

所以山德森的迅速崛起絕非僥倖,他在「一夕爆紅」之前早已經過十幾年的磨練,正如葛拉威爾在《異數》一書中提出的理論:「創意來自一萬小時的練習。」

那麼,這次他推出架構宏大的新作《王者之路》,又要講述什麼樣的故事呢?小說設定在一個暴風肆虐的奇幻世界,大陸的東部地形殘破,在「破碎平原」上展開的一場場戰役,需要仰賴工兵的造橋術,才能連接各個斷裂的裂谷和台地地形。遠古以前曾有黃金盛世的帝國存在,但因為不明原因消失,古老的燦軍騎士只留下他們神秘的盔甲和武器,據說穿上便會刀槍不入,所向無敵,這些法器自然成為諸邦爭奪的焦點。故事中共有三個主角,從醫者淪為士兵奴隸的卡拉丁,試圖重振古老榮光的貴族達利納,以及拜著名學者學者為師的少女紗藍。

本書從構思到出版,前後將近二十年,山德森已累積了數十萬字的世界設定和劇情大綱,更早在 2003 年便寫過一個版本,但覺得自己尚無法駕馭如此龐大的故事,所以後來決定全部毀棄,先集中火力完成「迷霧之子」三部曲,再重新來過。

史詩奇幻一旦寫長了,角色越來越多,故事線越來越龐雜,往往會出現劇情推動緩慢,甚至收不了尾的問題。喬丹在《光影歧路》中把每個視點人物的劇情線都推進一點點,導致主線幾乎毫無進展;馬汀則把視點人物拆成兩半,結果《群鴉盛宴》和《與龍共舞》合起來才算完整一本,兩者都招致讀者不滿。

為了克服這個問題,山德森想出解決之道,那就是「控制視點人物的數量」,否則到了故事中期就會失控。他計畫讓「颶光典籍」每一部都會有好幾個視點人物,但只會有一個中心角色,並藉由倒敘(flashback)的手法,交代這個角色的背景故事。還有一些配角,則透過「插曲」的短篇小說形式,穿插於全書之間。更重要的是,「颶光典籍」每一集的劇情都完整獨立,正如他早年的《伊嵐翠》和《破戰者》。這個策略是否奏效,就有待讀者看了《王者之路》再來定奪了。

當初山德森向出版社老闆湯姆.多赫提(Tom Doherty)透露「颶光典籍」的十部曲計畫,湯姆聽了差點沒昏過去,但最終還是同意出版,再怎麼說山德森都是他一手捧紅的奇幻新星,更是接續「時光之輪」的棟樑之材。

不過,多赫提再三告誡山德森,千萬不要把「計畫寫十部曲」這件事說出去。「你怎樣都是輸。」他說,「如果你真的十本寫完,那很多人會說,我等他寫完再來一次買齊,於是你前幾本的銷量就會不好,銷量不好你就沒法出後面的續集。如果你無法按照計畫寫完,不論多一本還是少一本,都會有讀者追著你說『喂你當初不是說好要寫十本嗎?怎麼多了/少了咧?你騙人啊!?』」

山德森說:「嗯,你也知道我的毛病,就是有事情憋不住,非得跟人說嘛!」

從《伊嵐翠》到《迷霧之子》,再到《時光之輪》,我們已經見證了一位奇幻新星的誕生,而《王者之路》更是山德森邁向顛峰的序曲。不論他是否能十本寫完「颶光典籍」,我都會滿心期待他下一部新作的問世。相信你也會。



文章來自: http://blog.roodo.com/grayhawk/archives/18902416.html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辦公室隔間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uisew0uebn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